“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是從心到手的距離”,這句話深刻的揭示了理想與實踐的辯證關系,一個人的成功,一件事的成功,只有想法,沒有行動,那它真的就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。
催收工作亦是如此,思想宏偉壯觀,行動淺嘗輒止,那它注定了失敗的結局。催收只是泛泛而談,不愿意親手實踐,那我們離回款成功,也就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了。
一千位觀眾,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一千個案件,就會有一千個故事,以過來人的角度來看,打一通電話,面談一次欠款人好像并不難,但招式千千萬,我們總會發現,常有套路不對的新人,也有馬失前蹄的老催。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套路環環相扣,招數滴水不漏?吾等認為,催收貴在“走心”,做好催收需要“從心開始”。
金庸的武俠小說里,曾經對武林秘籍的修煉做過這樣的描述:某一位奸詐小人,以雞鳴狗盜之術,竊取到某門派的傳世武功秘籍,興高采烈之際,抓緊照貓畫虎,著手練習。N年之后,武功修煉非但未有突破,一招半式終不能融會貫通,愈加練習,反而功力盡損,心智魔障,最終走火入魔,氣血攻心,自我毀滅。
是何原因,難道秘籍有假?
原來一代宗師在書寫秘籍時,出于保密和傳承需要,將本門“心訣”只是口耳相告,代代傳承。套路就繪制成冊,藏于深山密林,只待有緣的“本門中人"。只有”心訣“與”套路“合二為一,才能修煉真功,非我門之人,怎可讓你修煉成功?
催收江湖,何嘗不是如此?只會一招半式踏入江湖者,何止千萬?但修得正統,強身護體,縱橫武林之門派,少之又少……何故如此?原來”套路”易得,“心訣”難求。價值觀不對,再多的套路都只是套路……
“把自己干的事情當回事,別人才能把你當回事”,建立正確的催收價值觀是催收工作的第一步,敬畏工作,敬畏職業,才能受人敬畏。
行業特性決定著催收是金融的幕后工作者,要面對社會的另一面人群。初入行業的新兵,總會對工作的性質抱有懷疑甚至偏見,行業另類人員的無底線,不計后果的催收方式總在給我們的工作抹上一把黑…
也許我們不能改變環境,但我們可以堅守自己。催收不是無底線的催款要賬,也不是和對方你死我活的階級斗爭?;饨鹑陲L險,普及社會誠信是行業的使命,幫助那些看的見,看不見的人解決眼前的問題和以后的問題,讓他們回歸正常,做一個誠信的人,是我們工作的核心。
行業在發展,社會在進步,沒有底線的行業另類,終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。敬畏理念,守住底線,是使命更是責任。
催收需要一顆“責任之心”,要對客戶負責,對團隊負責,對欠款人負責。
行業的工作性質,決定著每一個催收員,每天都要面對各種類型的欠款人,處理各類紛繁復雜的案件情況。忙而不亂,做好每一件小事,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是責任心的體現。
各類的投訴,抱怨數據告訴我們,如果在案件操作時,能更認真一點,能更負責一點,能更謹慎一點,也許事情的進展不會那么的糟糕和棘手。
敬畏工作,更要擔當負責,擦邊球,不當承諾,違規操作,走捷徑,越來越多的問題歸根溯源都是責任心的問題。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血淋淋的過往案例告訴每位江湖人,當我們忘記責任,忘記職業操守,為了短暫的成績,為了自己的小利益,為了一時的氣憤,去違規越線時,最終的苦果還是自己承擔。
對案件負責,對團隊負責,對客戶負責,是崗位的需求,是團隊的需求,更是自己做人的需求。
催收需要一顆“熱愛之心”,優秀是一種習慣,優秀的人做事總有一種必須要把事做好的內心驅動,干一行,愛一行,做一行,像一行。
只有真正的投入到催收工作中,學會挖掘和建立工作的樂趣,體會到把事情做好的成就感,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。工作不是負擔,也不是無奈。
當你與對方斗智斗勇,最終完美收官時,當你奇思妙想,終于水落石出時,當你歷盡艱辛,最終奪冠慶祝時,當你險境絕殺,最后一刻完成目標時。最終感動你的不是回款金額的大小,也不是技術的嫻熟與高超。感動我們自己的是奮斗過程的津津樂道,是峰回路轉的心路歷程。如果非要給催收找一條捷徑的話,挖掘自己的熱愛之心,體會催收過程的奇妙與快樂是唯一的捷徑。
催收需要一顆“不懈恒心”,做好催收,有三層境界:
第一層是招數關,這時候,我們學話術,學方法,按部就班,一招一式的催收溝通。
第二關是套路關,到此,我們需要把招數進行融會貫通,就地取材,針對不同的人員,變換招數,見招拆招。第三關是心態關,當我們技術的嫻熟達到一定階段后,只有突破自我,理性成熟,才能化繭成蝶,傲視群雄。
每一層境界的闖關路上,與我們日夜相伴的是堅持,是永不放棄的精神。有多少輕言放棄的案件,就有多少闖關路上的失敗者。當我們窮盡所能,回款無望時,當我們絞盡腦汁,線索全無時。
也許就是咬牙堅持,永不言棄的精神,最終讓案件峰回路轉,柳暗花明。每一個經典案件,都是一個催收員不斷努力,不斷煎熬的心路歷程的重現。成功的喜悅,從來只屬于那些堅持不懈,永不言棄的“好催”們。
敬畏、承擔、熱愛、堅持,催收并不難,難在“用心”做事,難在從“心”出發。
文章來源:好催工作室
下一篇:消費金融呼喚銀行“正規軍”